Search


剛剛聽了amazon ring 的分享會,幾個亮點
1. 到年底會有100個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剛剛聽了amazon ring 的分享會,幾個亮點
1. 到年底會有100個 headcount
2. mobile / backend/ hardware也會有,不只是單純的韌體職缺
3. 一個完整 end-to-end cloud service 該有的人都會有(iot device + mobile + cloud)
4. 研發團隊算是完整,從上層 application 到底層 driver 都有
4. 不只是支援性質,會own一些產品
5. 之前台灣團隊做的產品評價還不錯,消費者很滿意
6. 目前看到有四個產品線

Blink - 家庭安全攝影機
eero - 路由器
Sidewalk - 物聯網通訊協定
Ring - 智慧門鈴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心得:
印象中 amazon 的 iot 還蠻強的(alexa),現在把這麼多產品開發團隊放在台灣,希望之後其他美商也可以跟進。

台灣以前要吃iot這塊大餅大多是做最底層的硬體或是系統,也就是最不賺錢的部分,現在 amazon 把整個 end - to - end 研發擺在台灣,雖然不是台灣公司在賺,但有這種世界級物聯網產品在台灣應該算不錯了,至少比以前好,台灣終於有不錯的系統廠可以去了。

我覺得如果我是老美,撇開高層是台灣人比較好管理,或是想要回饋台灣的因素,我幹嘛要把純軟研發職缺放在台灣,人才不多,人還會忘其他國家跑去(硬體人才就比較難往其他國家跑了),英文也不好,不如去印度新加坡歐洲等地,他們市場大,純軟很多跟消費者很相關,可以比較了解用戶需求,也可以討好政府,相關人才也更多,把純軟放在台灣想不到有什麼太多對公司好的,除了比較便宜之外。

我覺得像是 iot 這個就是很好的投資,台灣的系統廠和晶片廠合作方便,還有台灣半導體/ 晶片設計實在是太強了,硬體人才也很多。就 iot 來說,對於這種科技巨頭來說,應該還是會做成像是 end - to - end 面向消費者這種(這樣才可以搜集你的資料啊呵呵或是做之後的訂閱制服務),底層相關的人可以在台灣找,順便把上層 application (mobile/ backend) 的職缺一起帶進台灣,感覺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投資。

google 台灣似乎也是這麼幹,我知道像是有 google nest,其他就不清楚了。

如果覺得這篇文或是我的觀點有誤的,歡迎討論。
如果覺得我分享的消息還蠻有用的,記得之後也跟我分享一下xd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野心的時候,你就應該靜下心來學習
View all posts